STEAM时代,创客在校园

科创领域风口大开,身处这一时代的你我都明白那不是空穴来风;同样地,STEAM教育在我国虽然是舶来品,其在如今校园内外的大行其道却也早已有迹可循。

作为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 )、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各学科领域的融会贯通,在“重要与否”和“需要与否”的层面上,人们早已为STEAM给出了肯定的共识;而在具体的实操层面上,我们的孩子究竟是如何被STEAM精神所引导、所塑造?不妨让我们向这些了不起的校园小创客们的生活走得更近一些。

校园之内,STEAM的校本化

眼下的中国中小学生,对STEAM绝不陌生。早在2015年“物联网+STEAM”创新教育与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研讨会上,教育部就首次提出要在中国探索STEAM教育;2018年,人工智能正式被划入新课标,《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提出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今年,《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进一步强调“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因此,STEAM教育确确实实是当下及未来的大势所趋。

WechatIMG65

拿上海闵行区诺德安达双语学校(NACIS Shanghai)来举例。以二期课改的目标要求为纲,主题式学习为基,STEAM校本课程在该校已经走过了两年的打磨和探索。区别于“拓展课”、“兴趣班”等形式,STEAM课程被正式列入了NACIS Shanghai的课表之内,每周一项目,在小学部Focus老师及其团队的带领下,用丰富的实践内容来落实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模型。 

WechatIMG59

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要数2017年底由NACIS Shanghai全体四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的“邂蟹农” ——以自主研发安全无污染的大闸蟹为研究核心,成长在都市中的孩子们得以有机会在校园中和从未接触过的养殖产业亲密接触。环境优化、减少污染、科学排废……在形形色色的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中,孩子们所涉足的领域远非仅仅限于养殖,而是需要结合生物、地理、语文、数学、科学、多媒体等跨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辅助学习。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研究—解决问题—生成报告—改善提升”的STEAM教育核心过程,就发生在一只只无污染大闸蟹养成的自然而然之间,至于养蟹抽出的氨氮水,则被孩子们用于水培有机蔬菜——瞧,又是一项副产品。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科学专业的指导之下完成的。香港智慧门教育公司、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科海水处理有限公司共同组成了孩子们强大的后援团。

当这一批孩子升入五年级后,他们也在持续半年的“校园大亨”未来商界之星全国比赛中收获颇丰。他们收集起废旧纸箱,制作出了一系列环保手工艺品,从纸雕、衍纸灯笼到手作徽章等,文创范儿十足;尤其可圈可点的还有总决赛中自信的中英文演讲,给中外专家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未来,小创客们计划用赚得的“利润”来购买荷兰企业家发起的海洋清理项目中的再生塑料制品,作为践行垃圾分类和拒绝一次性餐具的同学们的奖励。你可以看到的是,STEAM教育的目的绝不是狭隘的加分、得奖、证书,而是将孩子们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心中有爱、富有创意、融汇中西、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全球公民。

WechatIMG66

再将视线聚焦于教材——对于STEAM教育体系来说,“教材”绝不仅仅限于一套课本,而是与之相匹配的教具的组合。就在这个四月,全球首套面向中国校本课程体系的STEAM解决方案《乐高教育STEAM基础教程》在华东师范大学露出真容,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担任主编,课程编委会汇集了国内外顶尖的创新教育专家,课程涵盖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的四大主题,涉及的学科知识点多达45个。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套教程也是首届进博会上中国与丹麦签约合作的重要教育成果之一。

据了解,这套《乐高教育STEAM基础教程》分为Level A、Level B、Level C三个对应不同难度的分册,每一册包含四至五个单元,每单元又包含三至五个课时,以活动引入、动手搭建、思考交流、展示评价四个模块递进展开,总体适用于初学者,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与构建科学概念。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还将推出《乐高教育STEAM进阶教程》《乐高教育STEAM中级教程》《乐高教育STEAM高级教程》等,加上此前已经面世的《中小学STEAM项目学习课程手册》系列(3册)《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AI上未来智造者——中小学人工智能精品课程》系列(10册),各学段能力全覆盖指日可待。

校园之外,全民编程进行时

如果STEAM教育在国内的校园之外有另一个代名词,那大概就是如火如荼的“少儿编程”。对于STEAM教育缺乏认知的父母们,往往会在轰轰烈烈的编程大潮中陷于迷茫,乃至时不时产生“是不是被骗了”的焦虑。

要回应这一焦虑,当我们在选择少儿编程教育机构时,第一关切永远是“编程到底是学什么”。scratch、python、java,这些编程语言自然是绕不开的内容,但如果仅仅只停留在语言工具的学习,恐怕逃不开事倍功半的结果。以亚洲青少儿STEM教育品牌的领导者之一First Code Academy (FCA)为例,其全英文小班课程覆盖4-18岁,以“能力”为导向。在不同的年龄段,学生们会接触到最适合学习的编程语言,而后者又对标了该年龄段学生需要锻炼的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提高,逐步培养起学生们发现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多变的现实世界。

IMG_0479-1

目前,国内的编程教育培训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自然,存在着培训机构质素良莠不齐的现状。事实上,教编程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因为编程和其它学习内容相比,学生出现错误的几率要大得多。因此,编程老师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需要精通各种编程语言,如此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像First Code Academy这样,由麻省理工学院AppInventor硕士导师创办、有着MIT认证导师带领和培训,且课程经香港、新加坡、台北等地区顶尖国际学校如汉基国际学校、台北欧洲学校认证和推荐的机构,在目前国内的青少儿编程教育培训市场中称得上是凤毛麟角。

2018.03.25_AJS-22

丰富的项目、比赛和应用平台,是First Code Academy脱颖而出的另一大优势。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今年的3月24日,当天晚上的外滩灯光正是由FCA的一群学生控制的!要实现灯光与音乐的完美配合与律动感,孩子们需要了解灯光秀背后的设计原理,并熟练地掌握编码技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在2014年和2016年,First Code Academy前后有6位学生前往波士顿参加世界角逐,在MIT展示自己设计的手机应用。其中,2016年的小选手还获得了黑客组第3名的好成绩。无独有偶,深圳的4位学生还为当地的一家NGO再生皂组织设计和研发了一款“招募志愿者”的手机应用。应用通过MIT appinventor制作而成,将再生皂的事业使命以及招募工作游戏化,通过互动感十足的方式告知用户,使用过的肥皂是如何被回收和加工的。在使用者充分了解了此项任务的过程后,他/她将决定是否注册成为志愿者。目前,这一应用已经在google安卓市场正式上架。

精于编程,又不局限于编程;更多给孩子机会,去体验编程在现实中的价值,这是FCA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STEAM教育的本质所在。



Loading...
Submit your details and vote for our cover
Your name*
Your email*

订阅 Time Out Beijing newsletter

评论